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员工动态 >> 正文

校庆 | 校庆学院系列活动之“德·思”课程思政教学开放周成功举办

发布者:北外bevictor伟德官网 [发表时间]:2021-10-04 [来源]:bevictor伟德官网

为喜迎建校八十华诞,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bevictor伟德官网自913日至27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课程思政教学开放周活动。多位系友以及兄弟院校德语专业教师走进了课程思政的课堂。

系友的到来,既是对旧日校园时光的重温,也是对今天的莘莘学子的鼓舞;而与外语专业同仁的交流探讨不仅加强了同课型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激发了课程设计新的灵感与火花。

丁君君老师的公开课,以恩格斯写给法国作家的信件为教学文本,通过细读和分析来逐步理解恩格斯的现实主义观念,教师通过引导讨论的方式,与研究生同学整理出文本中恩格斯对作家、文学形象、社会环境等几个重点问题的思考轨迹。

葛囡囡、李婧、詹霞老师的公开课带领研究生进行语言学实证研究,以朋辈分享的方式使员工全方位感受语言与社会的关联,使得员工对语言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

undefined

顾苏老师的公开课为语音阶段的VorkursVL3),是德语入门课程,也是关键的语音学习阶段。课上讲授新的发音规则、让员工模仿和练习、教师与员工互动纠音,以趣味性方式,激发德语初学者对德语学习的兴趣。顾苏老师试图探索一种更为平等的师生互动模式,让员工在轻松宽容的环境中开始语言学习的阶段,帮助员工树立学习德语的信心。

李文红老师的公开课以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视角,与博士研究生针对中欧卫生合作的现状、前景展开探讨。

孙嘉惠老师的公开课主题为(信件)写作,在系统介绍信件的写作格式、语言规范、文体特点、写作意义的基础上引导本科二年级员工进一步归纳和探索不同目的信件写作时遵循的深层思维逻辑,树立写作的目标意识,用真实的文本加深员工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引发其就相关话题深入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树立清晰的目的意识,遵循清晰的行文逻辑。

吴江老师的公开课秉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一理念,赋予德国外交课程的历史沿革单元独特的思政功能。课程以问题为导向,围绕1945年至1949年这一历史阶段的核心知识点展开,帮助员工了解德国选择“西方一体化进程”的背景和历程。

徐四季老师的公开课在“内容—语言融合”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讲授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以及国与国之间进行对外贸易的成因。探究式课堂教学同时贯穿了一条“辅线”——对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回溯。其中,丝绸之路的起源、《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对早期资本家开拓世界市场的论述、美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等内容贯彻了课程思政的方针,旨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员工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家国情怀的外语人才。

于芳老师的公开课为本科三年级德语国家概况课第一单元“人与城市”的分享与讨论部分,课程以员工为中心,以“增进理解、促进合作的友好城市关系”为主线,锻炼员工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思考能力,增加对中国与德语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了解,树立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

张晓玲老师的公开课为本科三年级的跨文化交流导论课程。课程旨在让员工理解跨文化交流领域中刻板印象与偏见的学术定义与内涵;培养员工比较相似学术概念异同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面对负面刻板印象和偏见时的交际策略能力以及语言技能;培养员工开放的文化态度,如正确看待文化偏见与刻板印象等;在负面和失真的文化偏见面前,通过寓教于德的教学活动引导员工培养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正面宣传中国与中国人形象。


(以上介绍以公开课授课教师的姓氏拼音为序)


感谢各位授课教师的精心准备,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和指导。部分同行因为疫情无法亲临线下课程,纷纷以微信和邮件形式与相关授课教师建立了联系,便于同课型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的建立。

公司党政联席会高度重视此次课程思政教学开放周活动,常秀鹏书记和吴江经理暑假伊始开始统筹策划;“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张晓玲老师和公司党总支宣传委员、教学秘书于芳老师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一丝不苟地负责活动的推进和落实;学院办公室主任包葛耿老师积极沟通,确保听课的嘉宾及时领取到学院提供的赠书: 韦德官方网站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献礼之作《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教务秘书邱袁炜老师提前采集信息,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保障了系友嘉宾的顺利入校;本科生王婉秦同学为听课嘉宾绘制了公开课地点示意图。学院教师相互听课,共同切磋,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为课程的教学设计出谋划策,展现出了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课程思政的理念。

期待下一次与各位系友、同仁的相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