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团队队伍 >> 正文

任卫东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9-27 [来源]:bevictor伟德官网

任卫东,女,教授,博导,1966年8月出生于北京。

研究方向:德语文学

科研成果:

专著:

1. 《Kafka in China. Rezeptionsgeschichte eines Klassikers der Moderne》(《卡夫卡在中国 —— 一位现代派经典作家的接受史》)Peter Lang Verlag(德国彼得·朗出版社),2002年。

2003年,该书获得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一等奖。

2. 《德国文学史》第三卷,主编:范大灿,译林出版社,2008年10月。

3. 《卡夫卡作品研究》(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5月。

4.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德语卷主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10月。

5. 《德国文学史》(修订版)第三卷,(范大灿主编),商务印书馆,2020年7月第一版。

论文:

1. 《如何面对不莱希特》,载于《外国文学》,1998年第6期。

2. 《通过〈少年维的新烦恼〉解读〈少年维特的烦恼〉》,载于《外国文学》,1999年第3期。

3. 《〈少年维特的烦恼〉何以至今仍引起共鸣》,载于《文艺报》,1999年10月26日。

4. 《个体社会化努力的失败——评卡夫卡的小说<判决>》,载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 《卡夫卡的现代性》,载于《奥地利现代文学研究——第十二届德语文学研讨会论文集》,主编:范捷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6. 《现实主义时期两位风格迥异的德语诗人》,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7. 《中国文学研究视野中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以卡夫卡为例》,载于《德语学习学术版》,2009年第一期。

8. 《素质教育中的德语文学》,载于《韦德官方网站德语系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论文集》,2010年9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 《现实主义时期的语言危机表现》,载于《德语学习学术版》,2010.

10. 《Kindbleiben als negativer Lebensentwurf》,载于《独逸文学》(国外学术期刊),韩国,2011。

11. 《Das konstruierte China zur Darstellung des Paradoxen.》,载于《China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27-1988》(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德国,2012。

12. 《20世纪80年代的德语小说》,载于《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

13. 《德国统一对德语小说创作的影响》,载于《外国语文》,2013年第2期。

14. 《建构异者,表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载于《德语人文研究》,2013年第1期。

15. 《20世纪90年代德语文坛的作家群现象》,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6. 《模仿文学的人生:卡夫卡》,载于《三联新知》2014年第5期。

17. 《启蒙精神与市民道德下的无所适从》,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8. 《Von der Absurdität zur Normalität》,载于《Jahrbuch für Internationale Germanistik》(国际日耳曼学年鉴),国外学术期刊,德国,2015年。

19. 《Das imaginäre Brasilien als Projektionsfläche von Zweigs Europa-Träumen(建构的巴西——茨威格欧洲梦的投射)》,载于:《Aktualität und Beliebtheit.Neue Forschung und Rezeption von Stefan Zweig im internationalen Blickwinkel》,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年。

20. 《卡夫卡小说中的陌异性和宗教母题》,载于《外国文学》,2016年第1期。

21. 《我是谁?——克莱斯特戏剧<彭提西莉亚>的身份问题》,载于《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22. 《昨日世界的人道之光》,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6月25日。


23. 《卡夫卡作品中的“中国”空间》,载于《外国文学》2017年第5期

24. 《China alsUtopia und Heterotopia》,载于《Forschungen der Deutschen Kafka-Gesellschaft》,2017.12

25. 《海涅:诗人与战士》,载于《人民日报》2018年1月7日。

26. 《木偶之秀美与熊之神性——克莱斯特对古典美学的解构》,载于《外国文学》2018年第3期。

27. 《湖之隐喻——小说<三条通往湖滨的路>的影视改编》(第二作者),载于《世界电影》2018年第4期。

28. 《Die Fadheit als Lebenskonzept in der chinesischen Kultur》,载于:Yearbook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 3/2018, De Gruyter, Berlin/Boston, 2019(ISSN 2196-5889),220-232页。

29. 《他山之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载于《德语人文研究》2019年第1期,48-55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2019年第9期,12-20页。

30.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复兴之路》,载于《人民日报》2020年1月12日。

3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识与坚守——彼得•汉德克的新主体性小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科研项目和奖励:

1.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德国文学史》(主编:范大灿),承担第三卷的主要编写工作。译林出版社,2008。

该项目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10;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3.3.22。

2. 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总主编:金莉),担任子项目《德语文学卷》主编。

3. 参与梁敏教授主持的《当代大学德语》编写工作,负责第三册语法部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该教材分别被教育部和北京市选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之列。

译作:

1. 《罗马风云》,[德]特奥多尔·蒙森,漓江出版社,1997年(参加翻译)。

2. 《布氏情节主线概念和后现代派对他的批判》,[德]克劳斯-德特勒夫·米勒:戏剧艺术,外国戏剧专号,1999年第2期。

3. 《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 —— 德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参加翻译)。

4.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参加翻译)。

5. 《卡夫卡小说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参加翻译)。

6. 《达尔文的猴子》,[德]彼得·迪维克:外国文学出版社,2004年。

7. 《巴赫曼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参加翻译)。

8. 《维也纳一家人》,[奥]埃娃·梅纳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9. 《汽车和我——费迪南德·皮耶希自传》,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5月。

10. 《左撇子女人》,(彼得·汉德克作品04,韩瑞祥主编),世纪出版集团,2013。

11. 《青春期动物》,[德]杨·维勒,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

12. 《夜里老鼠们要睡觉》[德]沃尔夫冈•博尔歇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