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评:★★★★★
原来诗还可以这么写,极具跳跃性的文字,品咂后往往引人深思。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生活、社会、政治、生死、自然、生命等,虽然翻译尚可,但希望自己慢慢锻炼下,再读时有能力拜读原版吧。建议大家阅读之前先看附录中译者的文章《种种荒谬与欢笑的可能》。
29个笔记
◆ 作者简介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 诗人与世界
据说任何演说的第一句话一向是最困难的,现在这对我已不成问题了。
我刚才提到了灵感。被问及何谓灵感或是否真有灵感的时候,当代诗人总会含糊其辞。这并非他们未曾感受过此一内在激力之喜悦,而是你很难向别人解说某件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物。
◆ 致友人
我们通晓地球到星辰 的广袤空间, 却在地面到头骨之间 迷失了方向。
忧伤和眼泪隔着 银河系与银河系之间的距离。
◆ 不会发生两次
同样的事不会发生两次。 因此,很遗憾的 我们未经演练便出生, 也将无机会排练死亡。
没有任何一天会重复出现, 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夜晚, 两个完全相同的亲吻, 两个完全相同的眼神。
◆ 博物馆
这里有餐盘而无食欲。 有结婚戒指,然爱情至少已三百年 未获回报。
◆ 不期而遇
我们彼此客套寒暄, 并说这是多年后难得的重逢。
◆ 写作的喜悦
寂静——这个词也沙沙作响行过纸张 并且分开 “森林”这个词所萌生的枝桠。
◆ 幸福的爱情
这信念会让他们活得较轻松死得较无憾。
◆ 在一颗小星星底下
噢,言语,别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又劳心费神地使它们看似轻松。
噢,言语,别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又劳心费神地使它们看似轻松。
◆ 俯视
哀伤没有感染性。 天空一片蔚蓝。
瞄它一眼总引人思索: 它看来一副并未发生什么大不了事情的模样。 重大事件全都留给了我们。 留给我们的生和我们的死, 一个重要性被渲染、夸大的死亡。
◆ 希特勒的第一张照片
这里听不见狗吠声或命运的脚步声。
◆ 种种可能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我偏爱牢记此一可能——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 一见钟情
每个开始 毕竟都只是续篇, 而充满情节的书本 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 有些人
他们肩上扛着水罐和成捆的行囊。 里头装的东西越空, 反而越显沉重。
◆ 对统计学的贡献
生活在对某人或某事的 持久恐惧中者 ——七十七人:
◆ 云朵
要描写云朵 动作得十分快速—— 转瞬间 它们就幻化成别的东西。
◆ 三个最奇怪的词
三个最奇怪的词 当我说“未来”这个词, 第一音方出即成过去。 当我说“寂静”这个词, 我打破了它。 当我说“无”这个词, 我在无中生有。
◆ 种种荒谬与欢笑的可能
她既是孤高的怀疑论者,又是慧黠的嘲讽能手。她喜欢用全新的、质疑的眼光去观看事物;她拒绝滥情,即便触及爱情的主题,读者也会发现深情的背后总有一些反讽、促狭、幽默的影子。她企图在诗作中对普遍人世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同情。
在一九七六年之前的三十年创作生涯中,辛波斯卡以质代量,共出版了一百八十首诗,其中只有一百四十五首是她自认为成熟之作,她对作品要求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他真正喜欢的是粗陋孤寂的隐居生活,还是隐居所获致的边际效益——他人的赞叹和仰慕所引发的自我膨胀和虚荣的快感?
辛波斯卡是懂得诗和生命的况味的,当她这样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